找到相关内容232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逊位为僧的大理国九帝

    皇帝段素贞,在位十五年,禅位为僧,出家崇圣寺,后居罗荃寺八载,坐化于浪穹观音寺;第十一代皇帝孝德皇帝段思廉,在位三十一年,禅位为僧,出家无为寺,法号本源大师;第十四代皇帝保定皇帝段正明(《天龙八部》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1358187.html
  • 佛教的命运观

    佛教的命运观   体恒法师   很多人推究世界的本源,找不到答案,于是就认为有个超自然的神灵在起着支撑与主宰作用,于是顶礼膜拜,认为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中。遇到些问题就自甘认输,以为命该如此,这是悲观主义的思想。还有些人,自认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因果报应,人死如灯灭,所以什么也不畏惧,任何恶事都敢去做,这是极端唯物主义者。   佛教并不否认命运的存在——这里所说的命运是...

    体恒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2067122.html
  • 关于《大学》“身”“心”问题之哲学省察

    大脉络说,《大学》诠释的两个不同向度,一乃朱子所强调知识与道   德的辩证性,二则阳明所强调道德实践的根源性能力。而此两者皆无碍于“大学之道”   在彰显“善之本源”,经由“伦常日用”,而迈向善之目的...另一重在“终始”的时间历程义。做了这样的区分,我们可以明白“   三纲领”的本源重在“明德”,“八条目”的连贯重在“修身”,本末终始,通而为一。   宋明儒学即中在“心、意、知、物”讨论,大体说来,“心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3170725.html
  • 达磨大师破相论

    由此六识,出入诸根,贪著万境,能成恶业,障真如体,故名六贼。一切众生,由此三毒六贼,惑乱身心,沉没生死,轮回六趣,受诸苦恼;犹如江河,因小泉源,洎流不绝,乃能弥漫,波涛万里。若复有人断其本源,即众流皆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476423.html
  • 赞莲

      赞莲   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对莲花情有独锺。最为称道的当为周敦颐先生的《爱莲说》,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句千古绝响。而周敦颐本人也是一生视功名如浮云,潜心儒学,怡然自乐,自成一派,终成大家。   无独有偶,佛教本源于印度,但典籍和绘画中,也可以随处看到莲花的身影,它象征着五浊恶世中,佛陀和菩萨清净无染,教化众生的高洁品行。   世上花的种类繁多,争奇斗艳;中印文化背景迥异,为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5677305.html
  • 现在就放了自己

    怨恨,痛心疾首,痛不欲生,真正痛苦的本源还是你自身啊!如果没有你自己情绪的支持,没有你给身体内的痛苦以能量,这些痛苦又怎么会继续存在呢?” 放下痛苦,就能轻松放下自己,怀揣一颗平淡从容的心享受生活。关键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178864.html
  • 茶缘·佛缘·养身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寺庙与道观多藏于青山或密林中,与大自然息息相通,去追溯生命的本源。山高水好产新茶,便有所谓“寺必有茶,僧必善茗”的说法,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僧人对茶的研究和酷爱。   我国最早种植茶树是在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吴理真,他将七棵茶树植于清峰,被当地人称为仙茶。这七棵树具有蒙山雾岚的灵气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114785231.html
  • 北京朝阳寺秋令禅修营暨《维摩诘经》讲经法会

    行之有效的方法,直探佛法本源,当下获证践行佛法的清凉与喜悦。 在短暂的时空因缘下,让我们一起撑起阴凉,共同体验心的自在! 活动时间:2009年10月2日-7日 地点:朝阳寺·甘涧禅修中心 ...

    佚名

    |明奘法师禅修秋令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9/12480590595.html
  • 佛疗六法

    类似治疗焦虑的深呼吸,一口气作九口吐出,反复圳练几次,便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,使心情沉稳下来。   佛教认为“息”是生命的本源,假如一口气上不来,身体便是行尸走肉。   数息观中有“六妙门”,...出息入如空中的风,似无实在,观久以后,心眼开明;五还,又你还息,修观久了,心念易浮散乱,应适时回复本源,用心来审视呼吸出入之息,进入观心智的意境;六净,净息之意,坐禅到此,不起妄念,不起分别,心里清净...

    游乾桂

    |心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049242435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请简单谈一谈"十二缘起"。

    追求执着,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。取又以(5)爱(Tazhq)为缘。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,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。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着,有追求执着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,招引生死之果。所以...贪嗔痴等烦恼,而造种种善恶业。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。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、业、苦的关系。无明、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,招致现在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的苦果;爱、取、有...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423810700.html